大事記
MEMORABILIA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24日,招商物業提質增效暨戰略落地動員會在武漢召開,謝水清總經理做了《提質增效暨戰略落地動員》報告,與會人員共商招商物業戰略實施大計。自此,公司吹響了加快打造輕資產運營模式、邁向行業一流征程的號角!
6日,招商物業向招商蛇口做了五年規劃匯報,確定了公司“房地產價值鏈全程綜合服務商”的戰略定位和“一片沃土 四朵金花”的商業模式,發布了五年規劃1.0版。
16日,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沈建忠蒞臨招商物業調研,在肯定招商物業轉型升級方向以及當前所取得成效的同時,寄望招商物業能成為行業發展標桿,進一步發揮行業轉型升級的引領作用。
23日,招商物業市場發展專題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與會人員共同商討業務發展戰略、版塊業務協同、解決方案等,凝聚市場發展工作共識,同步發布了市場拓展激勵政策和市場拓展工具。
招商物業榮膺商務部AAA級信用企業,廣東省物業管理行業協會誠信標桿領軍企業,中國社區公信榜“最值得業主信賴的十大物業服務品牌”,位列中國物業管理協會行業百強榜單第12名。
招商物業“到家網”智慧服務平臺集成的產品亮相奧地利聯邦商會舉辦的國際商務研討會及總統歡迎宴會。目前,招商物業以蛇口地區為試驗田,已初步實現社區增值服務規模化、專業化運營,逐步建立健全的增值服務產品體系。
招商物業中標新加坡騰飛創新園和騰飛新蘇置業物業采購項目,是繼南京騰飛創造中心、杭州騰飛科技園項目之后,招商物業南京公司與騰飛集團的又一次合作,也為招商物業與騰飛集團深度合作打下基礎。
招商物業第三屆“家文化節”暨到家匯·趕集日活動于深圳海月花園啟幕,家文化節”作為招商物業一年兩屆的傳統社區文化活動,在洞悉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深入探索及發掘社區綜合服務方面的優勢,將“家文化”內涵與客戶需求相結合,精心策劃貼近業主生活的便民服務和康體文化活動,打造招商物業溫暖、和諧、放心、共生的社區文化。
招商物業榮獲深圳物業管理協會“2014年度深圳市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實力50強”,排名第六,同時,榮膺深圳物業管理協會“2014年度物業管理業主滿意度深圳指數‘領先30’企業”,排名第一。
招商物業加盟深圳“物業租售聯盟” 攜手搜狐焦點開啟O2O合作模式。
招商物業成立社區經營事業部,加快社區O2O模式探索。社區經營事業部的成立是公司業務重組的戰略安排和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更是公司實現創新發展的標志性事件。
招商物業參加深圳物業管理協會舉辦的第三屆物業好聲音比賽,奪得大賽冠軍。
招商物業第四屆家文化節在全國各項目持續開展,第四屆家文化節與規模化的活動鋪排、規范化的現場管理、統一化的商家引進的“到家匯·趕集日”活動有機結合,贏得廣大業主好評和認可。到家匯”作為招商物業社區線下體驗平臺,旨在打造“匯生活,慧社區,會鄰里,薈集美,惠享受”的智慧社區和品質生活,通過集成線上和線下優質生活配套服務資源,讓小區居民在家門口便能享受更多元化、可選擇、有保障、時間自由的“到家”服務。
招商物業武漢公司鄔黎明榮獲 2015全國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本屆大賽作為體育行業最高規格的技能競賽活動,此項殊榮的獲得,彰顯了招商物業在體育場保障方面獨樹一幟的管理水平。
招商物業建筑智能科技分公司設計、施工的重慶長嘉匯項目成為重慶市首批智慧小區建設試點項目,是重慶市首批兩個智慧小區合格試點項目之一。
備受市場關注的招商蛇口工業區吸收合并招商地產即“招商蛇口”上市敲鐘儀式在深交所隆重舉行,標志著一家超級航母“招商蛇口”在萬眾期待中誕生。新公司全稱為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為001979。重組完成后的招商蛇口將會更好地發揮招商蛇口的自貿區管理優勢和招商地產的品牌開發優勢,業務不僅僅局限于房地產,而是一家以“產、網、融、城一體化”為運營模式的綜合城市運營服務商。母公司的優勢和巨大潛力,必將為招商物業帶來新的飛躍。
6日,招商物業成功簽約北京首鋼,一舉拿下2022年北京冬奧組委會駐地-首鋼·西十冬奧廣場項目,將攜手首鋼服務打造冬奧物業服務標桿,協助組委會舉辦奧運盛會。
28日,招商物業牽手知鳥移動學習平臺上線,目前上線激活用戶12277人,開發微課程735門,培訓人次達到4535人次。
28日,由招商物業自主研發的“中央空調水泵變頻節能控制系統以及中央空調”、“智能供水設備”兩項節能新型技術榮獲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4日,招商蛇口下發《關于招商置業歸口招商物業進行管理的通知》,招商物業正式接管招商置業,開始按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深化協同、做強業務的要求打造全新的專業化租售業務平臺。
16日,全國智標委、招商銀行、招商物業正式簽署招商通戰略合作協議,聯手打造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合作雙方將發揮在智慧社區建設的政策、標準、技術、運營、支付等優勢,以服務社會為宗旨,共同推進“招商通”在智慧社區及住建部“城市一卡通”的應用,探索社區服務、社區商業、社區金融等方面的創新發展。